上周,上海搞了一個大新聞。
10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fā)《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聚焦新網絡、新算力、新數(shù)據(jù)、新設施、新終端等五方面,提出30項主要任務、10大示范工程及7項保障措施。到2026年底,上海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服務能級邁上新臺階,支撐國際數(shù)字之都建設的新型基礎設施框架體系基本建成。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關于布局“天地一體”的衛(wèi)星互聯(lián)網的內容,上?;驅⒓铀傩l(wèi)星互聯(lián)網建設。
目前地面光纖網絡和移動網絡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形成“全方位,無死角”的網絡覆蓋,因此補充低軌道衛(wèi)星,是實現(xiàn)“天地一體”的重要組成之一。
其實早在7月,上海市松江區(qū)委程書記就對媒體表示,上海加快開辟新領域新賽道,打造低軌寬頻多媒體衛(wèi)星“G60 星鏈”,實驗衛(wèi)星完成發(fā)射并成功組網,一期將實施 1296 顆,未來將實現(xiàn)一萬兩千多顆衛(wèi)星的組網。
反正馬斯克看了直呼內行。
地球軌道衛(wèi)星種類
首先科普一下地球軌道衛(wèi)星種類
目前軌道衛(wèi)星按不同的高度分三大類,其中有一種軌道比較特殊,因此也有分四類的。
一、低/近地球軌道衛(wèi)星(英文縮寫為LEO),軌道高度為400-2000公里,大多數(shù)對地觀測衛(wèi)星,測地遙感衛(wèi)星,空間點,以及新的通信衛(wèi)星,多數(shù)都在這一層。
二、中地球軌道衛(wèi)星(MEO),軌道高度為2000-3600公里之間,GPS,伽利略都在這一層。
三、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wèi)星(GTO),它的軌道比較特殊是橢圓形軌道,近地點只有1000公里,遠地點超過3600公里。
這種軌道衛(wèi)星是霍曼轉移軌道的運用之一,加速后可以達到地球靜止軌道。
四、地球同步軌道衛(wèi)星(GEO),或者也叫對地相對靜止軌道,軌道高度約3600公里。
在同步軌道上衛(wèi)星的運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運行軌道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圓形軌道、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等,即23時56分4秒,衛(wèi)星在軌道上的繞行速度約為3.1公里/秒,其運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轉的角速度。
顯然這種同步軌道衛(wèi)星,對于氣相衛(wèi)星而言,等于提供了同一表面區(qū)域的恒定視圖,這樣就可以實時發(fā)送該地區(qū)的有關云,水汽,風等信息,給氣象站提供相關的數(shù)據(jù)用于氣相預報。
微信開機畫面,就是2017年9月25號正式交付使用的衛(wèi)星風云四號拍的照片,風云四號就是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wèi)星。
顯然,要把衛(wèi)星送到3600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需要大運力的運載火箭,這個技術全世界也沒幾個國家掌握,成本也非常高。
而且目前對于軌道資源爭奪也非常激烈,國際規(guī)則是“先到先得”,誰先申報就能優(yōu)先使用,特別是地球同步軌道資源爭奪非常白熱化,所以各個國家就把目標放在低軌道衛(wèi)星上。
所以高度比較低的400-2000的近地軌道衛(wèi)星就變成了香餑餑。
通信的無線頻段
既然要搞低軌道衛(wèi)星通信,很顯然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你用啥無線電頻段進行通信?
通信技術專家步日欣日總表示這個我熟!
衛(wèi)星通信頻段包括L,S,C,X,Ku,Ka,Q,V等各個波段。
L、S頻段主要用于衛(wèi)星移動通信;C、Ku頻段主要用于衛(wèi)星固定業(yè)務通信,Ka頻段應用開始大量出現(xiàn)。為了滿足日益增加的頻率軌道資源需求,衛(wèi)星通信領域正在布局Q/V等更高的頻段資源。
具體頻段范圍如下
從專業(yè)的通信角度看,衛(wèi)星通信基本原理其實和無線通信基本一致。
無線電波信號接收進來,經過濾波,放大,數(shù)據(jù)處理,然后再按遠路返回。
無線電信號,經過放大,再進行處理,才能變成計算機能處理的離散0,1信號。
反過來也一樣,把離散信號0,1變成,連續(xù)的模擬信號。
這模擬信號和離散數(shù)字信號的轉換原理,其實就是傅里葉變化的應用,估計學習數(shù)學和通信的老哥們,當年看到傅里葉轉換公式頭都炸毛了。
反正我是看不懂,我只知道原理是萬物皆可拆分
在實際工作環(huán)境中,無論接受信號的靈敏度還是發(fā)射信號強度就變得非常重要。接受端接收到的無線電波需要通過LNA低噪放大器,把微弱的信號放大數(shù)倍。而發(fā)射端要求更高,需要把處理后的信號進行放大,包括一級放大,二級放大,甚至三級放大,獲得足夠的射頻功率,才能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
那么問題來了,拿什么來做這一二三級的信號放大器?
早期的雷達上,用的是微波真空二極管也叫磁控管,這玩意兒也是微波爐的老祖宗。
到后面用行波管,速調管之類。當然現(xiàn)在科技非常發(fā)達,采用的是固態(tài)源,也就是用半導體技術,來做放大器芯片,這東西簡稱就是PA,功率放大器。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的研究機構就開始研究用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來制造功率放大器,這個技術一直沿用至今。
現(xiàn)在無論民用,還是軍用大量使用GaAs(砷化鎵)這種材料來做功率放大器,少量也有InP,磷化銦。
對于6GHZ以內的L,S,以及部分C頻段,砷化鎵足夠應付,超過6G的頻段的X,Ku,Ka,頻段而言砷化鎵就不太好弄了。
因為砷化鎵材料也有局限性,材料所限它電壓上不去,因此沒法整太大功率,功率不夠就沒法整高頻頻段。
這么一看,似乎砷化鎵不太夠,于是現(xiàn)在出現(xiàn)采用寬禁帶也就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GaN(氮化鎵),甚至未來不排除用超寬禁帶也就是第四代半導體材料ALN氮化鋁,用這玩意來搞PA放大器。
但是氮化鎵簡直就貴得離譜,氮化鋁更加別提了。
目前氮化鎵基氮化鎵的外延片(GaN on GaN)真的貴得離譜,2英寸的都得上萬美金,這和氮化鎵目前沒有好的長晶技術有關系,這東西比碳化硅難整整十倍!
所以同質外延不太行,就采用異質外延技術的,讓所需的氮化鎵外延層長在其他材料上,比如半絕緣型的碳化硅基氮化鎵(GaN on SiC)大量在雷達,基站上使用,當然這玩意兒也不便宜,一片外延片也要上萬人民幣。
對,天岳的半絕緣型碳化硅襯底,就是干這個的。
而導電型的碳化硅,是做SiC MOSFET的,那是干功率的,切記!
所以,要么上氮化鎵,要么想想辦法能不能再挖挖砷化鎵的潛力。
兩種材料相比之下,砷化鎵相對氮化鎵便宜很多,產量也很大,6英寸半絕緣型也就大幾百塊錢而已,氮化鎵貴且產能少。
于是有人琢磨能不能在結構和工藝上突破一下?至少讓砷化鎵能滿足部分高頻段的要求。
從HBT到HEMT
這里開始就是專業(yè)知識科普了。
PA放大器領域,也有自己的特殊晶體管結構以及工藝。
目前PA放大器包括三種結構:HBT,叫異質結雙極型晶體管;此外就是HEMT,高遷移率晶體管,也叫贗調制摻雜異質結場效應晶體管(pMODFET),此外還有MESFET,金屬半導體勢壘接觸場效應晶體管。
MESFET用的非常少,按下不表。主流就是HBT和HEMT。
相比之下,HEMT具有HBT的部分優(yōu)點,它不僅提高了器件閾值電壓的溫度穩(wěn)定性,而且也改善了器件的輸出伏安特性,使得器件具有更大的輸出電阻、更高的跨導、更大的電流處理能力以及更高的工作頻率、更低的噪聲等。
從實際應用看,能用HBT的就用HBT,不行的再用HEMT。因此HBT占了大概60%,剩下的HEMT占40%
現(xiàn)在手機上大多是GaAs HBT的PA,HEMT多用在大型基站上。
早期的2G時代都是GaAs PA,到后面3G時代,高通與Skyworks推出Si制程MMPA , CMOS PA (LDMOS), 主打高性價比策略,因此3G時代還有硅基PA方案,但是那玩意兒到3GHz后面頻段線性度就基本沒法看了,而且面積大,發(fā)熱大,因此4G(3.5GHz-3.9GHz),以及5G(6GHz-27GHz)時代后就基本淘汰了。
有人問HEMT性能這么好為什么不都用HEMT?
廢話,商業(yè)環(huán)境你得考慮成本!
因為HBT和HEMT要用的外延技術不一樣,導致兩者成本上有較大差異。
HBT可以用MOCVD金屬有機源化學氣相沉積的設備來長所需的外延層,但是HEMT不行,得上MBE分子束外延設備。
MBE設備非常貴,而且外延層生長速度較慢,產能小,市場小,所以高成本的HEMT只能是配角。
但是如果從低軌衛(wèi)星所用PA的來看,HEMT是主角,但是在C,X波段上還能湊合一下,對于Ku波段而言(18GHz),HEMT也力不從心,更高的Ka(27GHz)波段就更別提了。
所以得開發(fā)更牛逼的玩意兒。
下一代PA:BiHEMT
目前有好幾個技術路線,都滿足低軌衛(wèi)星的對于PA的需求。當然篇幅所限我講個實際的能用,技術上相對比較成熟,成本也可控的,那就是BiHEMT,異質結高遷移率晶體管。
從名字上看這個BiHEMT,像HEMT的加強版,對,實際上就是HEMT的加強版。
圖片來自中科芯電
BiHEMT,實際上就是HBT和HEMT優(yōu)點結合產物。這個有點像BiCMOS,Bipolar(雙極型)和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結合的產物。
BiHEMT經由電路設計透過外延生長及制造將InGaP HBT線性功率放大器、AlGaAs pHEMT高頻開關、AlGaAs pHEMT邏輯控制電路、AlGaAs pHEM低噪聲的功率放大器、被動組件及內部連接線路整合在單一砷化鎵芯片中。
這玩意兒可以完美符合低軌道衛(wèi)星的對于PA的需求,從8-27G,通通不在話下!
所以假設新一代“天地一體”衛(wèi)星互聯(lián)網,中國真要搞,還能搞成,這GaAs BiHEMT絕對是受益的。
國外的不算,國內目前這東西除了軍工單位之外,杭州還有一家民用企業(yè)能整這玩意兒,在杭下沙,國內領先的砷化鎵工藝工廠。
兩年前,我就和他們的人就這個BiHEMT深入探討過,如果我掌握的信息不是老黃歷,這個賽道沒有其他新進入者的話,那么這就是A股唯一標的。
你們去問董秘,他真有可能不如我了解這玩意兒。
專家大佬面前,要保持謙虛,不能太裝逼
今天WBG被人虐菜,心情不好,因此半夜三更敲了3000多字,發(fā)泄心中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