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一個手機操作系統(tǒng) UI 時,大家會不會發(fā)出和我一樣的疑惑:美則美矣,但更換一張壁紙、一套主題,能讓我的生活發(fā)生什么本質(zhì)的不同嗎?這種設計,會不會在下一次系統(tǒng)更新時又被推翻呢,值得我專門學習一套新的交互習慣嗎?
究其本質(zhì),操作系統(tǒng)的交互之美,從來都不應該是一種跟隨、迎合、眼球藝術,而應該是超越。
用哲學家赫伯特·馬爾庫塞的話說,美應該具有某種超越形態(tài)的功用性,即用于靈魂或者心靈,描繪一種解放人生的圖景和展望。
在他看來,科學技術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文明的發(fā)展,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也可能對人的生命出現(xiàn)束縛和禁錮。而美和藝術則是人類擺脫異化、復歸人的本質(zhì)的必由之路。
從這個角度看,當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被主動或被動地禁錮在這個小小的長方體盒子之中,怎樣抹平科技理性與美學藝術在當下的對立,才應該是智能操作系統(tǒng)所需要去思考的。
比方說,我希望手機操作系統(tǒng)交互能洞察我心,在工作和生活中成為與我朝夕相處、強有力的伙伴,在焦頭爛額的時候拉我一把;它也應該在各種細節(jié)中彰顯我的品位,讓美不再是一種虛幻的、需要走進藝術殿堂才能感知的概念,而是一個賽博世界中的我的完美化身。
我的朋友小王,是城市里最普通不過的一個“打工人”,也是一個智能手機常年不離身的的老“賽博人”了。從他的生活中,我想跟大家一起尋找你我在技術理性時代所能抵達的和諧之美。
美,有人情味的實用主義
許多哲學家都有一個觀點:美是一種自然的和諧。這種更高層的邏輯,或許能夠讓我們在第一眼視覺之外,用一種更直戳本質(zhì)的態(tài)度去審視手機廠商想要塞給大眾的設計理念。
小王曾經(jīng)在連續(xù)加班半個月之后,終于可以早點下班了。今天也是他的生日,好好休息享受一個人的夜晚,是小王唯一的渴望。奔馳在高架橋的車流中,客戶突然發(fā)來一個修改需求,小王連忙改完,電腦卻怎么也連不上手機熱點,一邊是群里在連環(huán)奪命催,一邊是 Windows 與移動系統(tǒng)之間無形的壁壘,焦急之中的小王瞬間被生活的手忙腳亂擊潰了,在網(wǎng)約車上大哭起來。
摧毀成年人的往往就是這么一些看似無關重要的小細節(jié),而治愈人的力量也來自細節(jié)。
如果小王在去年更新了 EMUI11 就會發(fā)現(xiàn),華為已經(jīng)將 1+8+N 的跨設備交互體驗集合到了一體。
借助分布式技術,EMUI11 可以將手機、Pad、智慧屏等等,組成一個超級終端。這個一體化的設備,可以搭成連續(xù)的服務,不需要做什么復雜的網(wǎng)絡連接配置,就可以完成一致的動作反饋和服務。
比如像前文那種情況,小王只需要將華為 Mate40 拿出來,與支持多屏協(xié)同的華為筆記本輕輕一碰,就可以完成資源訪問。
這種不同硬件之間能力調(diào)用和組合,打破了硬件之間的物理隔閡,也將用戶從一個個手忙腳亂的泥潭中拖拽了出來。背著大包小包奔跑在趕高鐵的路上,你的車票信息可以在手表上提醒,用抬腕取代了取手機、解鎖屏幕、打開 App、查看信息等一系列復雜操作;
商務會議時投影儀突然出現(xiàn)了問題,對面坐著大眼瞪小眼的客戶和同事,你默默拿出搭載了 EMUI11 的手機,將它變成電子白板,一鍵投屏演示講解,避免了一次“翻車事故”。
從體驗的設計角度來看,你認為這個超級終端是一種美學體驗嗎?還真是。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約翰·杜威開辟了實用主義美學的先河,他認為,工業(yè)設計亦是實用美學的核心。對笨重、粗糙的大工業(yè)、大機器的改造和完善,讓設計不再僅僅是形式與藝術美的追求,而是實用性、便捷性的需要。其中最為經(jīng)典的就是“少即是多”的包豪斯風格,追求便捷、標準,將設計語言與普通個體連接在一起的,正是這樣一種美學。
正如華為設計師所說,交互設計關注的是用戶真正在平時使用時,潤物細無聲的體驗,而好看就是一眼吸引你的那部分,EMUI 作為一個系統(tǒng),除了好看,還要好用,這是從表面到內(nèi)部的過程。
從 EMUI11 的“一體化”體驗之中,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正是智能硬件的聯(lián)動便捷之美。
美,舒服地徜徉在數(shù)字叢林中
讓我們繼續(xù)小王的故事。
終于回到家里,小王一眼看到買回來半年就開過幾次的電視,準備發(fā)揮一下它的余熱,就著外賣看一部電影。剛剛打開,習慣了智能手機 UI 簡單交互的小王對著電視屏幕就是一個頭痛。這臺號稱智能的電視里裝滿了各種欄目、應用、標簽,翻找了半天之后小王選擇放棄,用手機投屏了一部躺在收藏夾很久的電影。
當然,投屏效果并不理想,因為不同硬件、不同操作系統(tǒng),導致倍速觀看、彈幕等等觀劇必備功能都被閹割掉了。“也許生活就是這樣,充滿了不完美吧”,小王想。
我知道我知道,讓電視擁有和手機 App 一樣的功能只要操作幾個步驟,打開電視盒子,下載一個 App,登錄賬戶,選擇視頻就可以了……只是,如果你也體會過下班回家躺在沙發(fā)上疲憊到手指都不想動的心情,也許你會理解,EMUI11 的一致 UX 設計,給小王們帶來的是什么。
用一句歌詞形容,是“窩在被子里的舒服,卻又像風,琢磨不住”。長期以來,手機廠商聚焦的設計重點都是手機,但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需要與手機交互,那些體驗溝壑怎么辦?EMUI 開始圍繞華為 1+8+N,去思索“8+N”設備怎樣擁有跟手機一致化的體驗。
比如針對電視屏幕中許多內(nèi)容堆疊在一起的視覺畫面,用戶在尋找內(nèi)容的過程中很容易信息過載,那么手機中的沉浸式界面能不能借鑒過來呢?EMUI 就在智慧屏里設計了一致的通知和控制中心,以及必要的常用功能切換,護眼模式、視頻源切換等。
黑格爾認為,人與自然的本質(zhì)性關系就是統(tǒng)一,從 EMUI 在跨設備一致性體驗交互的追尋中,不難感受到一種人在數(shù)字叢林中靈活、自如、一致地流動的舒適之美。
美,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
科學與藝術,它們曾經(jīng)對立過。在以科學為核心的理性主義處于主導地位的時代,比如詩人盧梭就曾感觸到了科學技術對人性的腐蝕與摧殘,激進地全盤否定技術。
小王已經(jīng)很久沒有體會過盧梭所說“詩意地棲居”的感覺了。
他躺在床上,準備查閱一下后續(xù)幾天的行程安排,點開手機日歷,發(fā)現(xiàn)升級后的日歷是不再是左右平移了,而是一種一鏡到底式的動效,比起原本沒有界面元素空間信息的畫面,可以很輕松地找出特定目標。他不知道,為了讓他節(jié)省這一秒,EMUI 的交互設計師做了 1000 個小時的實驗。
EMUI 的設計發(fā)現(xiàn),手、心、眼三者是一致的感覺,才是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會覺得最舒適流暢的。盡管用戶感受不到背后的科學依據(jù),但身體的疲憊會清楚地告訴他們使用感在變化。因此,華為開始將人因研究引入到視覺設計當中。從最基礎的顏色對比度、字號顯示,再到大量的手機動效,頁面和頁面之間的切換和跳轉(zhuǎn)等等,綜合研究人、設備、環(huán)境這些因素怎么與設計上的要素組合,讓操作更加舒適、高效,用戶對于信息的感知更加及時、流暢。
比如改變了小王日歷閱讀體驗的轉(zhuǎn)場動效,就是借助一個叫做眼動儀的設備,用實驗的方式記錄用戶觀看不同手機動效時的眼動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用戶在搜索關鍵信息時,先要建立起界面元素的空間關系,然后再去找目標,過程雜亂的話注視點的分布就比較雜亂,導致搜索效率降低。
EMUI 人因研究團隊將這一用戶非常細膩而微小的體驗變化放大,進而在 EMUI11 中進行了改變,利用前后兩個界面共享的內(nèi)容或共享的區(qū)域編排過渡效果,保持視覺焦點的連續(xù)性,在一鏡到底的轉(zhuǎn)場動效下,用戶在日歷界面中搜索目標的平均時間比普通轉(zhuǎn)場動效縮短了 1.2 秒。
同樣的人因研究,還出現(xiàn)在手勢操作功能當中,EMUI 的人因研究團隊用程序記錄不同手勢操作時的報點數(shù)據(jù),積累了 15000 多次的滑動測試,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提煉出量化的規(guī)律,研發(fā)團隊把它變成識別的規(guī)則,讓系統(tǒng)能夠精準識別出一些看似相似的手勢操作。
在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難以避免地走向反人本主義的境地,形成了科學與人相互對峙的局面。那么,這種對立是否能被抹平呢?有意思的是,美學的很多內(nèi)容都是從人類學中流變而來的。而 EMUI 用人因研究的科學手段所支撐美學體系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美,讓人詩意地棲居
我們提到了許多交互上的美學體驗,原因無他,智能手機的主線和根本,是保障用戶在視覺設計上的感受,而不是一味追隨視覺上的好看。
比如“打工人”小王,日常最關注的手機能力,是處理工作時夠不夠流暢、文件保存容量夠不夠大、電池續(xù)航夠不夠支持移動辦公。壁紙、logo、色彩是不是夠美,小王表示并不那么在乎。
當然,功能與效率上的至美,并不代表顏值不重要。美的表現(xiàn),也可以是外放、直接,讓人一眼驚艷的。
即便是理工直男小王,也覺得 EMUI11 最新的星空彩繪主題還挺好看的。在候機休息的間歇,盯著超級快充的泡泡提醒特效,小王也會暫時陷入一種視覺愉悅享受之中。隔空操作截屏的時候,給朋友發(fā)一張“奸笑”的表情,小王時不常會被這些帶有情感溫度的細節(jié)所感動,仿佛生活中隨處可俯拾起的小驚喜、小樂趣。
為什么大家都說“顏值即正義”,因為美有時候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是我們俯身撿起六便士的時候,抬頭能看到的那輪美麗的月亮。
而為了讓美學思維變成這些感動人的小細節(jié),EMUI 的設計師幾乎都患上了“強迫癥”。就拿那個賤兮兮的“奸笑”表情來說,他們做了 N 個版本,因為第一個版本是輕微奸笑,沒有特別挑釁或者內(nèi)心的奸詐,最后這個版本,因為眉毛往上走一點點,用戶會覺得比較俏皮,有一種挑釁的感覺在里面。這些小小的優(yōu)化直接影響了最后表情的表達。
再比如充電動效,就用透明、晶瑩剔透的液態(tài)感覺,來打造一種流動的沉浸感,超級快充不再只是用文字顯示,還給小氣泡們加上了一種龍卷風旋轉(zhuǎn)上升的質(zhì)感,一眼就感覺到電流在朝手機奔涌而來。
很多時候我們強調(diào)藝術,強調(diào)美感,本質(zhì)都是在呼喚人性的回歸,抗拒科技對人的本質(zhì)的異化,而用美感撫平這種割裂感,讓人能詩意地棲居在數(shù)字世界,是今天操作系統(tǒng)必須去思考并回答的話題。
將美學浸入基因:EMUI 的均衡美學
講了許多美學定義產(chǎn)品的思路,大家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既是一個復雜的話題,不同的人、不同的美學認知都指向千差萬別的設計思路;這同樣也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那就是追尋一種自然的和諧,其中包括了割裂數(shù)字世界與一體化體驗的和諧,效率與視覺的和諧,科學與藝術的和諧。將它們都均衡在一起,讓交互美學與產(chǎn)品開發(fā)相互成就,就是 EMUI 在做的事。
這也是一件沒有多少人能走、敢走的路。
比如用分布式技術來支撐跨終端交互的一體化美學,并不是升級一個主題、改變一種設計風格所能夠改變的,它需要更加底層的技術創(chuàng)新,支撐起終端能力的打通,這是 EMUI 的美學骨架;
用設計美學滿足全球各種用戶對智能產(chǎn)品的“顏控”,精致 UI,是 EMUI11 給產(chǎn)品披上的華服,視覺、動效、交互、聲音振動和動效的多感官協(xié)同,讓大量對于美學的主觀判斷得以被科學所證明、所推動,這是 EMUI 令人回味的皮相;
而追溯到本源,將美學與人性相結合,回歸智能設備的本質(zhì)與外延,在易用和好用的基礎上達成共識之后,再疊加美和藝術,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已經(jīng)融入了 EMUI 的基因。
美很復雜,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理解;美也是統(tǒng)一的,凡是讓人們覺得舒適、自由、愉悅的,都是美的化身。
智能終端是信息獲取的工具,是生產(chǎn)效率的載體,當然也是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伙伴。所以,技術、能力、美學,缺一不可。在設計 EMUI11 的時候,華為提出了三個主張:一致又一體、輕量又高效、精致又個性。這個貫穿了 EMUI 美學旅程的排比句,也在潤物細無聲之中默默向我們傾訴著:科技從來不是美和藝術的阻礙,而是獨樹一幟的力量,是生活之美的真正養(yǎng)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