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計劃,您可以享受以下權益:

  • 創(chuàng)作內容快速變現
  • 行業(yè)影響力擴散
  • 作品版權保護
  • 300W+ 專業(yè)用戶
  • 1.5W+ 優(yōu)質創(chuàng)作者
  • 5000+ 長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關推薦
  • 電子產業(yè)圖譜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鄔賀銓:避免重蹈5G覆轍,6G應在多頻段實現多需求

11/14 09:29
1022
閱讀需 6 分鐘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11月1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2024全球6G發(fā)展大會”上發(fā)表了題為《6G多場景目標要求適配之策》的演講。他表示,與5G相比,6G在應用場景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更高的運動速度、峰值速率、區(qū)域流量、極低時延、高可靠確定性、高精度定位以及通感融合、大連接和星地互聯(lián)等多個維度。但這些要求之間可能存在矛盾,且并非所有需求都是剛需,而是針對特殊場景的小眾需求。

鄔賀銓認為,6G未來的應用可能不會像4G那樣實現全國無縫覆蓋的網絡。這些特殊場景要求針對的是小概率事件,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局部的。對于某一個用戶來說不需要同時滿足,也并不需要在同一個終端上完全實現這么多功能要求,這些要求應該考慮在不同頻段上適應。

回顧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從1G到4G,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既源于需求,又牽引需求,目標比較單一,發(fā)展較為成功。然而,到了5G時代,人們希望它面向行業(yè)應用,從消費擴展到行業(yè),需求開始多樣化。對此,鄔賀銓直言,盡管5G試圖在同一個頻段上適應這么多目標,但并未完全達到用戶體驗的預期。6G的要求更高、更多、范圍更寬,如果繼續(xù)將小眾需求在同一個網絡架構和頻段上兼容,可能會重蹈5G的覆轍,無法很好地適應大眾需求。

在移動通信技術方面,從1G到6G,載波帶寬不斷展寬,峰值速率主要依靠載波帶寬的增大來實現。頻譜效率則通過調制方式的改進來提高,但未來提升空間有限。此外,移動通信還經歷了從模擬到數字、從電路交換分組交換、從非云化到云化等多個階段的演進。到了5G時代,人們開始希望實現通感融合、天地融合等。

鄔賀銓強調,6G的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新,不僅在空口技術上著力,還需要在核心無線接入網核心網的架構上進行創(chuàng)新。當前,人工智能與5G、6G的結合備受關注,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直接應用到6G上,尤其是在智能客服和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然而,將人工智能應用到無線接入網上面臨著實時性、復雜性、成本以及可信性等方面的挑戰(zhàn)。盡管如此,鄔賀銓認為,在無線接入網中應用人工智能是必然的趨勢,但當前還難以估計其能帶來的具體收益。

關于6G的無線接入網架構,鄔賀銓指出,傳統(tǒng)的專用架構技術成熟、成本低、能效高、維護責任清晰,但開放性和靈活性不足。而開放式和虛擬式的無線接入網則具有較好的開放性,能夠支持云原生和功能解耦。然而,這些方案的成熟性、成本和性能等方面還難以達到專用架構的水平。6G的無線接入網可能會是遠端無線單元(包括AAU、DU和CU)以及云化架構的結合體。專用架構和虛擬架構之間的分歧主要在于低時延方面,而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可能是云原生。無論是專用還是虛擬無線接入網,關鍵是看DU能否做到性能好、成本低。

此外,鄔賀銓還談到了6G核心網的架構。他認為,6G核心網的功能可能會繼續(xù)分流到邊緣云,用戶面也會下沉到靠近用戶或企業(yè)用戶所在地,以提供低時延的服務。同時,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在公眾運營商網絡上的企業(yè)應用組織起邏輯上的虛擬專用網絡。然而,這也涉及到邊緣計算與UPF的對應關系以及UPF與接入網的對應關系等問題。

對于6G終端的多樣性,鄔賀銓表示,一般終端只需要支持大眾的剛需,而對于特定要求的應用,可以通過手機的短距離通信連接到固定的網絡或通過邊緣計算獲得計算能力。高要求的終端芯片對中國來說是短板,需要揚長避短。未來6G的終端可能會是多樣性的,不僅限于手持終端,還包括其他形式的終端,如車載終端和工業(yè)模組等。

在頻段使用方面,鄔賀銓認為,連接手機和連接物聯(lián)網、地面網和非地面網、消費應用和工業(yè)應用等通常是不同的終端,不一定需要在同一頻段上。尤其是低空通信,可以使用專用頻點、專用天線,甚至天線的仰角可以隨著低空的飛行物而自適應調整。工業(yè)互聯(lián)網需要配置專用的頻段來避免與公眾網的業(yè)務互相干擾,并保證高可靠、低時延等特定需求。

最后,鄔賀銓建議,在研究6G標準時,要關注那些針對大眾使用的合理要求,而不僅僅是特定的高要求指標。6G系統(tǒng)協(xié)議應主要瞄準服務于并不那么高要求但滿足大眾體驗的場景。

作者:蓋貝貝

責編/版式:王禹蓉

審校:王 濤?梅雅鑫

監(jiān)制:劉啟誠

相關推薦

電子產業(yè)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