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fā)以來,以國巨為首的臺系廠商借機漲價,隨著疫情向東南亞等地擴散,MLCC 生產制造重地菲律賓、馬來西亞相繼宣布“封城”停工,引發(fā)了業(yè)界對 MLCC 供應的擔憂。
在行業(yè)動蕩起伏之際,國內 MLCC 廠商們并沒有閑著,而是積極利用資金和資源,開足馬力擴大產能規(guī)模。3 月 5 日,三環(huán)集團擬投資 21.75 億元投建高端 MLCC/ 陶瓷劈刀項目;3 月 12 日,風華高科發(fā)布公告宣布總投資 75.05 億元加速布局高端電容領域;火炬電子也在昨日回應了其新增年產 84 億顆 MLCC 的項目。滿天芯就國內 MLCC 廠商近期發(fā)展動態(tài)做了調查匯總,MLCC 需求持續(xù)增長,國內廠商們在積極行動。
風華高科
作為一家老牌元器件企業(yè),風華高科成立于 1984 年,并在 1985 年 8 月率先引進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獨石電容生產線和技術,這也是國內第一批 MLCC 生產線和技術。發(fā)展到如今,風華高科從 01005 到 2220 的全尺寸 MLCC 均可自行生產,產品主要供應家電、通訊、照明、工控、電腦等下游行業(yè)。就產品質量來看,風華高科和臺系廠商間差距不大,主要在產能規(guī)模上存在差距。
目前風華高科的 MLCC 產能約為 150 億顆 / 月,電阻產能約為 350 億顆 / 月。預計 2020 年年中將新增 MLCC 產能 56 億顆 / 月。從全球范圍來看,風華高科的 MLCC 產能占比不到 3%。
最新動態(tài):投資 750,516 萬元用于建設祥和工業(yè)園高端電容基地項目。項目投資將分三期投入,其中:第一期投入 206,031.46 萬元,第二期投入 328,636.52 萬元,第三期投入 192,818.02 萬元。流動資金按生產需要逐年投入。項目達產后,將新增月產 450 億顆高端 MLCC,預計年新增營業(yè)收入約為 49 億元。
宇陽科技 / 微容電子
?
宇陽科技成立于 2001 年,于當年 12 月引進搭建完成全套 MLCC 生產線,目前主攻小尺寸 MLCC,其中 0201 的占比約 70%,0402 占比約 15%,宇陽也可量產 01005,已成為國內產量最大的 MLCC 廠商之一。陳偉榮先生,前康佳集團總裁,于 2017 年創(chuàng)辦了微容電子。下游客戶主要是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周邊產品,網(wǎng)通設備,家用電器,安防設備及汽車電子等。
產能方面,宇陽科技目前產能約為 150 億顆 / 月。拆分出來的微容電子于 2019 年上半年開始量產,由于生產小尺寸 MLCC,產能達到了 100 億顆 / 月。
最新動態(tài):宇陽在規(guī)劃新的華南和華東生產基地,僅新的華南生產基地就是現(xiàn)有華南工廠面積的 10 倍。未來 5 年內,預計將投入 20 億人民幣,將產能增加至少 5 倍以上。
火炬電子
?
火炬電子始創(chuàng)于 1989 年,主要從事電容器研發(fā)、制造、銷售和服務工作。是我國首批通過宇航級產品認證的企業(yè)。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以及通訊、電力、軌道、新能源等領域。2016 年始,火炬電子布局“元器件、新材料和貿易”三大板塊平臺戰(zhàn)略。目前,火炬電子主營業(yè)務收入的主要來源為以電容器為主的電子元器件生產和銷售業(yè)務。
?
從其 2019 年營收來看,火炬電子自產元器件營業(yè)收入增長 38.30%,主要源于軍工訂單的增長,自產新材料(陶瓷新材料)業(yè)務顯著增長,取得收入 4380.71 萬元(+70.61%),新材料板塊的戰(zhàn)略布局初顯效益。
產能方面目前不太明確,忽高忽低,2015 年上市后搞了一些項目擴產,但有延期,延期后又開新項目,實際產能并沒有可靠數(shù)據(jù),年度報告公布的數(shù)據(jù)也只是看看,年年一樣。
最新動態(tài):火炬電子于 2019 年進行公開發(fā)行可轉換債券 6 億元,用于新增 84 億只小體積薄介質層陶瓷電容器產能,達產后年均實現(xiàn)銷售收入 6.24 億元,將極大提升公司傳統(tǒng)業(yè)務的盈利能力,目前公司可轉債申請已于 3 月 14 日獲得證監(jiān)會批準,新產品有望極大提升公司產品競爭力和技術儲備。
三環(huán)集團
潮州三環(huán)(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70 年,是全國領先的電子元件、先進材料產業(yè)基地。其產品已覆蓋到手機、電子、通訊、機械、電氣、新能源等應用領域。
三環(huán)集團主要做中大尺寸 MLCC,比如 0603/104、0805/105、1206/106 等規(guī)格。同樣的產線中,雖然生產大尺寸 MLCC 產量會比生產小尺寸產品少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耗費產能較大而且沒那么經(jīng)濟,但三環(huán)集團憑借其出色的管理能力,依然取得了較高的盈利水平。
產能方面,從公開的數(shù)據(jù)可知,三環(huán)集團 2019 年底產能約為 40 億顆 / 月,按照其規(guī)劃,未來將擴產至 100 億顆 / 月。
最新動態(tài):3 月 5 日,三環(huán)集團公告披露的一份增發(fā)預案表示,三環(huán)集團擬募資 21.75 億元用于 5G 通信用高品質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擴產技術改造項目、半導體芯片封裝用陶瓷劈刀產業(yè)化項目。其中 5G 通信用高品質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擴產技術改造項目建設,主要開發(fā)高可靠性、高比容、小型化、高頻率產品,高起點進行建設,項目建設期為 3 年,項目總投資 22.85 億元,其中擬投入募集資金 18.95 億元。項目實施完成后,達產年預計可實現(xiàn)銷售收入 15.6 億元。
元六鴻遠
北京元六鴻遠電子成立于 2001 年,是以多層瓷介電容器等電子元器件的技術研發(fā)、產品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yè)務的民營企業(yè)。自產業(yè)務產品聚焦高端領域,主要產品包括片式多層瓷介電容器、有引線多層瓷介電容器、金屬支架多層瓷介電容器以及直流濾波器等,產品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電子信息、智能電網(wǎng)等行業(yè)。和火炬電子一樣,是航天軍工產品代表廠商。
最新動態(tài):元六鴻遠于 2019 年 5 月 IPO 募資 7.45 億元用于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直流濾波器、直銷網(wǎng)絡及信息系統(tǒng)升級 3 大項目。其中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項目于 2017 年 6 月開啟,項目周期 36 個月。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還有兩個月就要完工了。通過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項目的實施,公司將擴大多層瓷介電容器的生產規(guī)模,高可靠多層瓷介電容器產品將新增產能 7,500 萬顆 / 年,預計銷售額將達 5.19 億元;通用多層瓷介電容器產品新增產能 19.25 億顆 / 年。
達利凱普科技
大連達利凱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1 年,是一家專業(yè)從事瓷介電容器的研發(fā)、制造及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致力于向客戶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產品,公司的高 Q 值、射頻/微波瓷介電容器在各領域的應用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產品在 MRI 核磁醫(yī)療影像系統(tǒng)、半導體設備、工業(yè)激光設備、測量及分析設備、高速鐵路等領域全球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
最新動態(tài):3 月 10 日,大連達利凱普科技有限公司新工廠暨高端電子元器件產業(yè)化一期項目舉行奠基儀式。新工廠項目總占地 4.08 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5 萬平方米,分為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用地 3.3 萬平方米,投資超 3.3 億元,主要建設高 Q 值射頻微波多層片式瓷介電容器、超低 ESR 射頻微波多層片式瓷介電容器、單層陶瓷電容器等產品的生產線,產能規(guī)模 30 億顆 / 年。
宏明電子
成都宏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原七一五廠)是以新型電子元器件為主業(yè)的大型電子元器件綜合性研發(fā)生產企業(yè)。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軍工、通訊、汽車電子、家電、新能源等領域。
最新動態(tài):2019 年 12 月 12 日,宏明電子高可靠性電子元器件生產線技術改造及建設項目在成都奠基。據(jù)介紹,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 35000㎡,地面總高 11 層,總投資 2.48 億元。主要包含精密位移傳感器、連接器、濾波器、瓷介電容器、金屬及塑料零件等電子元器件的設計、制造、生產及試驗場地。
期待國內 MLCC 廠商的崛起
一直以來,MLCC 市場都是由村田、三星電機、太陽誘電、TDK 等日韓大廠主導,他們尖端高容量產品、陶瓷粉末技術及產能規(guī)模上都有較明顯的領先優(yōu)勢。但是自 2016 年開始,這些大廠們逐漸壓縮 0603、0805、1206 等常規(guī)型大尺寸產品產能,并將產能向小型化、高容車用等高端市場轉移,開始逐步退出中低端市場。
而日韓廠商退出的這部分產能,剛好被國巨、華新科、禾伸堂等中國臺灣廠商承接,這些臺系廠商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技術水平上落后于日韓大廠,但卻又具備一定的規(guī)模。而大陸方面以風華高科為代表的 MLCC 廠商們,無論是在技術和規(guī)模上都相對落后,在行業(yè)中話語權較弱,呈追隨者的姿態(tài)。
也因為如此,17-18 年那波漲價潮中,臺系廠商通過競價銷售、囤貨居奇、捆綁搭售等**策略,雖然有點敗口碑,但是在營收上狠狠撈了一筆,股價也水漲船高。隨后的 19 年到現(xiàn)在,也多次出現(xiàn)突然調漲價格的情況,其中以國巨最為“殷勤”。
在國產替代的浪潮下,MLCC 作為最基礎的元器件是國內企業(yè)必須加速追趕的。雖然大陸廠商和日韓大廠有不小的差距,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也逐步縮小了和臺系廠商的差距,除了高容值的產品還依賴進口外,產品已經(jīng)能涵蓋全尺寸。
目前看來,國產 MLCC 廠商們已經(jīng)在積極行動,未來除了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科研技術水平、運營服務能力外,還要積極整合資源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為我國電子信息和新材料產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