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日本《日經(jīng)新聞》與東京Fronteo公司合作利用原始的機器學習算法對特斯拉供應鏈展開了分析。該分析報告顯示,在特斯拉電動汽車電池材料供應商中,有近40%是中國公司,這突顯出中國在這個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領域的強大影響力。
上述研究通過特斯拉財務報表和新聞稿中的公開信息進行了分析,最終鎖定了13,428家公司,這些公司均為特斯拉的電動汽車生產供應材料或部件。總體上來看,美國公司占特斯拉供應商總數(shù)的22%,而中國公司占17%。相比之下,在通用汽車的供應商中,只有13%為中國公司。
在特斯拉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材料供應商中,中國占比最多,在61家“儲能電池”公司中占39%,而在42家從事“有色金屬冶煉”(不包括鋁冶煉)的公司中,中國占40%;在“無機化學”類別的102家供應商中,中國企業(yè)也占據(jù)了33%的最高份額。這些數(shù)據(jù)顯示了特斯拉對中國合作伙伴的嚴重依賴。
Fronteo公司用“chokepoint score”指數(shù)來評估特斯拉對主要供應商的依賴程度,10分代表依賴程度最高。在特斯拉的中國供應商中,鋰產品制造商贛鋒鋰業(yè)(Ganfeng Lithium)得分為6.8分,無機化合物主要生產商聯(lián)瑞新材(Novoray)得分為7.1分,鈷材料生產商浙江華友鈷業(yè)獲得5.7分。
隨著各國加強監(jiān)管、增加投資,以確保對經(jīng)濟安全至關重要的材料供應,這一發(fā)現(xiàn)具有復雜的含義。在制造電動汽車的關鍵電池材料的全球市場,中國似乎正在占據(jù)上風。美國地質調查局和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顯示,智利擁有全球最大的鋰儲量,占全球總儲量的36%。智利和澳大利亞加起來占全球電動汽車電池所需金屬產量的80%。但中國是最大的鋰材料精煉國,全球60%的鋰精煉均發(fā)生在中國,而企業(yè)對中國供應商的嚴重依賴也引起了各國的警惕。
Fronteo董事Mari Yamamoto表示,特斯拉最令人擔憂的風險是,隨著中美緊張形勢的加劇,供應鏈崩潰可能會使這家美國汽車制造商難以購買電池。如果關鍵零部件的主要供應商停止向特斯拉發(fā)貨,該公司將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
不過,隨著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特斯拉正在采取措施降低對中國零部件和材料的依賴。5月初,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在得克薩斯州一家鋰冶煉廠的奠基儀式上表示:“展望未來幾年,電動汽車發(fā)展的一個根本瓶頸是電池級鋰的可用性。”而特斯拉投資3.75億美元的新工廠旨在生產足夠的電池金屬,到2025年可供生產大約100萬輛電動汽車。
除此之外,特斯拉也一直在提高供應商基礎的多樣化。除了從贛鋒鋰業(yè)采購鋰以外,特斯拉還從美國的Albemarle和澳大利亞Livent等供應商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