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管理芯片企業(yè)分析繼續(xù),今日為大家?guī)淼氖菄鴥茸钤缟鲜械囊患?a class="article-link" target="_blank" href="/tag/%E9%9B%86%E6%88%90%E7%94%B5%E8%B7%AF/">集成電路企業(yè)——上海貝嶺。公司1988年成立至今36年,經歷中外合資,上市,股權變更等過程,最終成為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公司 2020 年8月完成對南京微盟的收購,大幅增加了在電源管理芯片方面的競爭力。雖然最早上市,但沒有成為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企業(yè),好在近些年公司不斷努力,趕上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時間,實現(xiàn)了良性循環(huán)。下面讓我們通過回顧公司的發(fā)展歷程、財務情況、產品情況等共同探究。
一、公司簡介
1.1、發(fā)展歷程
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貝嶺微電子制造有限公司,1988年由上海市儀表局、上海貝爾公司合資設立,是國內集成電路行業(yè)的首家中外合資企業(yè),也是國家改革開放初期成功吸引外資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標志性企業(yè)。1998年9月公司改制上市,是國內集成電路行業(yè)首家上市公司。1999年,華虹集團成為公司控股股東。2009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CEC)成為公司控股股東。2015年7月,華大半導體成為上海貝嶺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CEC。
公司主要子公司包括從事計量芯片生產銷售的全資子公司瑞能微、從事模擬芯片生產銷售的全資子公司南京微盟、同樣從事模擬芯片生產銷售的持股70% 的控股子公司嶺芯微以及從事微電子貿易的全資子公司香港海華。
圖|公司發(fā)展歷程
來源:公司公告
公司的發(fā)展歷程主要分為三大階段:
(1)IDM 階段(1988-2011年):公司最初采用芯片設計、芯片制造和芯片封測三位一體的 IDM 模式,由最初的“電話機、智能卡和電度表芯片”逐步擴展成“音頻接口、電能計量、便攜電源、功率器件”四大業(yè)務線,并實現(xiàn)了對上海先進(34%)、上海虹日國際(25.5%)、新致軟件(25%)、華虹NEC(11.22%)等公司的參股或控股。
(2)轉型階段(2012-2014年):受2012年9月子公司貝嶺微火災的影響,公司逐步由 IDM 轉向Fabless模式,最終形成智能電表(計量 SoC、電力載波、LCD 驅動)、通訊終端(光電收發(fā)芯片、ADC)、標準產品(ESD、接口、LED 照明驅動)、電源管理(LDO、DC-DC)四大業(yè)務線,并轉讓了阿法迪、上海虹日、浙江中正、華虹半導體等公司的股權。
(3)Fabless 階段(2015年至今):隨著技術研發(fā)的持續(xù)推進,疊加成功收購銳能微和南京微盟,公司形成了電源管理(LDO、DC-DC、AC-DC)、智能計量 SoC(電網電表)、EEPROM (攝像頭模組、工控)、功率器件(白色家電、電機)和高速高精度 ADC(醫(yī)療、導航)等產品線。
1.2、公司產品
公司集成電路產品業(yè)務聚焦于模擬集成電路產品領域,公司產品業(yè)務分布在功率鏈(電源管理、功率器件、電機驅動業(yè)務)和信號鏈(數(shù)據(jù)轉換器、電力專用芯片、物聯(lián)網前端、 非揮發(fā)存儲器、標準信號產品業(yè)務)共2大類、8個細分產品領域。公司 IC 產品客戶主要集中于汽車電子、工業(yè)控制、光伏、儲能、能效監(jiān)測、電力設備、光通訊、家電、短距離交通工具、高端及便攜式醫(yī)療設備,以及手機攝像頭模組等其它消費類應用市場。
圖|公司主要產品
來源:公司公告、與非研究院整理
2023年公司新推出近 400 款新產品,目前已擁有3,300余款可供銷售產品。公司汽車電子業(yè)務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超過50 顆產品上車應用, 汽車電子業(yè)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約 133%。
二、財務分析
2.1、營收和扣非利潤變化
圖|1999-2024Q1營收變化
來源:Choice、與非研究院整理
圖|1999-2024Q1扣非凈利變化
來源:Choice、與非研究院整理
公司歷史比較久遠,1999年營收4億元;2000年后翻倍至8億元;2001-2003年穩(wěn)定在8億元;2004-2006年出現(xiàn)下降,分別為7、6、4億元;2007-2017年常年穩(wěn)定在5-7億元;2018年后出現(xiàn)逐年增長,2018-2023年分別為8億元、9億元、13億、20億、20億、21億;2024Q1為4億元。
扣非凈利潤方面1999年1.2億元,增長至2000年1.7億元,2001-2009年逐年下降,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2009分別虧損-0.3億元、1.9億元;2010年回正至0.1億元,2011-2014年分別虧損-0.2億元、0.1億元、0.5億元、0.3億元;2015-2021年后逐年增長,分別為0.4億元、0.3億元、0.6億元、0.8億元、1.2億元、1.8億元、4.0億元;2022-2023出現(xiàn)下降分別為3.3億元、1.7億元;24Q1為0.4億元。
2.2、產品結構及占比
圖|2014-2018公司產品結構
來源:wind、與非研究院整理
公司營收方面為2014-2018年主要分為通用模擬產品、電源管理產品、智能計量產品、微電子貿易等。微電子貿易占比最大,增長平穩(wěn);通用模擬和電源管理產品營收接近,智能計量產品增長最快。
圖|2019-2023公司產品結構
來源:wind、與非研究院整理
2019-2021出現(xiàn)過非揮發(fā)存儲器產品分類,之后和智能計量產品一起進行了充新分類,歸入信號鏈通用模擬類產品。2022、2023年產品分類變?yōu)橥ㄓ媚M產品、電源管理產品、功率器件及其他產品、微電子貿易等。2020年開始電源管理超過微電子貿易成為第一大品類,2022、2023年通用模擬產品成為第一大品類,電源管理產品排名第二,微電子貿易排名第三,功率器件及其他產品排名第四。
電源管理業(yè)務 2020 年營收 4.67 億元,南京微盟實現(xiàn)營收 3 億元。公司在收購南京微盟之后,公司電源管理業(yè)務營收大幅提升,在客戶質量、產品線完整性、技術水平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
圖|2022-2023公司各產品占比
來源:wind、與非研究院整理
2022年通用模擬產品占比37.43%、電源管理產品為27.25%、微電子貿易為27.21%、功率器件及其他為5.63%、其他比例為2.48%;2023年通用模擬產品占比32.08%、電源管理產品為29.75%、微電子貿易為27.31%、功率器件及其他為8.27%、其他比例為2.59%.
2.3、毛利率和扣非凈利率變化
圖|1999-2024Q1毛利率和凈利率變化
來源:Choice、與非研究院整理
毛利率方面1999-2009年由41.65%逐步下降至6.36%,2006-2007年短暫反彈;2010年后恢復至22.16%,2013-2021年由16.59%逐步攀升至最高34.13%,2022年微降至34.09%,2023-24Q1維持在29%水平。
扣非凈利率跟隨毛利變化,1999-2009年由28.59%逐步下降至-36.65%;2010年反彈至1.68%,2011-2014年又轉負,分別為-3.86%、-1.19%、-8.83%、-6.02%;2015-2021年逐步攀升,由7.99%提升至19.65%,2022-2023下降至16.16%、7.96%;24Q1維持在7.97%。
圖|2022-2023公司各產品毛利率
來源:wind、與非研究院整理
分產品毛利率方面,2022-2023年,通用模擬產品毛利最高分別為44.79%、43.09%;電源管理產品分別為36.91%、30.27%;功率器件及其他分別為20.14%、8.58%;微電子貿易分別為14.35%、13.49%。通用模擬和微電子貿易毛利相對穩(wěn)定,電源管理和功率器件毛利下降較大。公司營收結構多樣,貿易業(yè)務等低毛利業(yè)務拉低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
2023年度毛利下降主要是半導體市場消費、工業(yè)等領域景氣度不高,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普遍承壓。
2.4、研發(fā)投入情況
圖|2012-2023研發(fā)投入及占比
來源:wind、與非研究院整理
研發(fā)投入方面,2012-2017年維持在0.5-0.68億水平,占營收比例在11%左右;2018-2023年研發(fā)投入逐步加大,由0.88億元提升至3.60億元,2023年占營收比例提升至最高水平的16.82%。
圖|2015-2023研發(fā)人員數(shù)量及占比
來源:wind、與非研究院整理
研發(fā)人員數(shù)量上,2015-2019年維持在164人上下,研發(fā)人員數(shù)量占比在52%水平;2020年后逐年增加,2020-2023分別為237人、281人、368人、465人,研發(fā)人員數(shù)量占比由51%提升至68.18%。
三、總結
從上海貝嶺發(fā)展歷程來看,2014年之前的IDM模式沒能為公司帶來快速的發(fā)展,營收和利潤長期止步不前,08年金融危機后虧損超過4年,后轉型為Fabless模式。2015年后,華大半導體成為控股股東,實現(xiàn)了較好的協(xié)調發(fā)展,營收、凈利率實現(xiàn)穩(wěn)步提升。2020年收購銳能微和南京微盟以后,公司產品線得到擴充,營收和利潤大幅提高,公司得到了質的飛躍。與此同時,公司持續(xù)加大研發(fā)投入,不斷擴充研發(fā)人員,2023年推出新產品達400款以上,終于實現(xiàn)了良性循環(huán)。
展望2024年,Q1實現(xiàn)營收增長12.08%,扣非凈利潤增長32.40%,實現(xiàn)了較好的開局。公司聚焦汽車電子、能效監(jiān)測、工控儲能、網絡通訊、大家電、智能終端等六大市場領域,持續(xù)增加研發(fā)投入,完善公司產品系列,公司營收和利潤會迎來持續(xù)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