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計劃,您可以享受以下權益:

  • 創(chuàng)作內容快速變現(xiàn)
  • 行業(yè)影響力擴散
  • 作品版權保護
  • 300W+ 專業(yè)用戶
  • 1.5W+ 優(yōu)質創(chuàng)作者
  • 5000+ 長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天時地利人和」的米聊
    • 微信帶來了致命打擊
    • 「三駕馬車」跑偏了
    • 總結
  • 相關推薦
  • 電子產業(yè)圖譜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它曾是小米“三駕馬車”之一、是微信最大對手,但昨天宣告死亡

2021/01/21
181
閱讀需 9 分鐘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再過幾天就是微信的十歲生日了,作為中國互聯(lián)網的代表應用之一,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微信「歡天喜地」慶生的同時,它曾經的競爭對手現(xiàn)在又過得如何呢?

昨天,微信曾經最大直接競爭者米聊,就拿到了自己的「死亡通知書」——2021 年 2 月 19 日 12 點 00 分,米聊將停止登錄并正式關閉服務器。

根據(jù)米聊給出的時間表,在 2021 年 2 月 1 日 12 點整,米聊將停止賬號注冊與消息收發(fā);2 月 19 號 12 點整將關閉服務器,有需要的用戶可以在 19 號之前對個人資料與聊天記錄進行導出備份。

不過話又說回來,盡管米聊給出的停服原因是「業(yè)務變動」,給出的停服時間也在一個月后。但在不少人看來,米聊「壽終正寢」其實在 10 年前就已成定局,甚至在米聊生命的后期,就連小米公司都不認為它能扛過微信的浪潮,更有人用「長江后浪推前浪」來形容微信與米聊的興衰交替。

但這些人可能忘了,米聊比微信只「大」兩個月,算下來是同一輩。

「天時地利人和」的米聊

嚴格來說,米聊也只能說是 IM(即時通訊)的先行者之一,真正引爆 IM 領域的還是 Kiki Message——透過 Twitter 引流,Kiki 在短短 15 天內就突破了 100 萬注冊用戶。這樣突出的成績不僅讓黑莓等通訊廠商感到壓力,也讓大洋彼岸的中國公司嗅到商機——2010 年 12 月,小米正式發(fā)布了最初版本的米聊。

當時的米聊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從基礎建設的角度來看,中國聯(lián)通的 3G 網絡已經商用,革命性的 3G 網速讓 IM 軟件在國內成為可能。從軟件生態(tài)的角度看,當時 Android 手機剛剛進入國內市場,復雜繁瑣的操作顯得「水土不服」,因此更適合國內用戶的 MIUI 也成為了更多中國用戶的選擇。預裝在 MIUI 手機上的米聊,也成為了不少 Android 用戶的第一款 IM 應用。

但這些都是還不是關鍵,在那個「充錢開鉆」的年代,用戶對手機 QQ 怨聲載道但卻無可奈何。米聊自誕生之初就高度迎合了用戶需求,自然被手機用戶喜愛。在通訊技、用戶覆蓋與用戶需求這三大因素的推動下,不背靠任何現(xiàn)有社交平臺的米聊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了從 0 到 100 萬用戶的突破。

在取得了開門紅后,小米并沒有像手機 QQ 那樣轉型做「寶石商人」搞增值服務,而是為米聊添加了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功能——語音對講?,F(xiàn)在大家看到 59 秒的語音可能會面露難色,但在十年前那個大家「打字都不利索」的年代,語音對講可以說是劃時代的更新。

比起在不能盲打的小觸屏上寫字,發(fā)送語音要方便快捷得多;而且語音溝通的形式也更接近傳統(tǒng)電話,讓不懂數(shù)碼的中年用戶也能快速上手。

在米聊成功打響品牌與市場后,國內各科技公司自然是紛紛跟進,快速推出「X 聊」「X 信」等類 IM 軟件,試圖占據(jù)剛剛打開的 IM 市場。但因用戶體驗、與用戶基數(shù)等原因,這些類 IM 軟件都難以對米聊構成實質性威脅。
直到 2011 年 1 月 21 日,騰訊推出了微信。

微信帶來了致命打擊

在微信發(fā)布前,雷軍其實就意識到自己的最大威脅不是 Kiki、WhatsApp 等舶來品,而是自己打算「偷家」的騰訊。米聊的興起離不開 MIUI 的廣大用戶與 QQ 移動版的功能缺陷,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米聊之所以能奪得頭籌,主要原因還是和騰訊打了時間差。

關于米聊和微信的關系,當時互聯(lián)網有著許多戲謔的段子,有一個說的是「雷軍專門派人去騰訊深圳總部偵查,發(fā)現(xiàn)騰訊沒在做類似的 IM 產品。但雷軍大意了,沒派人去廣州研究院,沒發(fā)現(xiàn)張小龍在做微信」。

拋開其中的戲劇化表述,米聊的成功確實離不開手機 QQ 與微信之間的空檔。后來雷軍也表示「做米聊時曾有設想,如果騰訊一年后才有所反應,米聊的勝率是 50%,如果騰訊兩三個月就反應,米聊應該 100%會死掉」。

和米聊一樣,面世初期的微信延續(xù)延續(xù)了米聊「精簡 IM」的做法,與手機 QQ 打出了差異化。但考慮到騰訊 QQ 以億來計算的在線用戶數(shù),微信顯然還是放不下手機 QQ——在早期的微信中,用戶可以用微信代收 QQ 的離線信息。

這個消息代收的功能不僅建立了微信與 QQ 的聯(lián)系,同時也將社交的屬性帶到微信中。在后續(xù)的版本中,微信不斷將開放社交平臺的功能帶入到 IM 屬性的微信中,「搖一搖」「附近的人」等功能更是直接引爆了微信在社交領域的影響力。

騰訊 QQ 那龐大的用戶基數(shù)讓米聊難以招架,作為一個 IM 軟件,米聊的核心功能就是聯(lián)系別人。但當你的家人、同事與朋友都在微信時,米聊功能做得再好也已經無關緊要——聯(lián)系不到人的 IM,還能稱得上是 IM 嗎?

而且此時的微信也已經意識到「專注于 IM 無法拉開差距」,因此逐漸走上了「微信平臺化」的路線,以多樣化的功能提高用戶粘性。此時此刻,專注于 IM 的米聊已經失去了反擊的能力,「停服」也悄悄開啟了倒計時。

「三駕馬車」跑偏了

盡管在微信登場后,用戶眼中的米聊已經成為了可有可無、已經「鬼服」的 IM 軟件,但對小米公司來說,米聊曾一度是小米的三大支柱業(yè)務之一:過去小米曾長期推行「三駕馬車」的戰(zhàn)略——MIUI、小米手機與米聊共同構成小米的業(yè)務核心。

米聊基于 IM 通訊,但在發(fā)展早期就透露出了 RCS(富文本短信)的影子——這可是 2020 年才流行的概念。另一方面,米聊起源于熟人通訊,但后來卻又成為了小米核心業(yè)務的載體:在 MIUI 適配機型收窄的的同時,米聊更是像 iCloud 一樣成為了貫穿小米各項服務的橋梁。

但問題在于,微信開放的屬性讓它能成為第三方服務的入口,但米聊始終只是「金山系」的橋梁,單憑「金山系」的影響力很難說服用戶拋棄微信的生態(tài)。與傾盡騰訊資源的微信相比,對小米來說米聊無論是資源還是回報都略微遜色。

而且在小米推出自己品牌的手機后,這家「互聯(lián)網公司」?jié)u漸開始往硬件公司轉型。與軟件服務相比,硬件需要消耗海量的資源,再加上「小米生態(tài)鏈」的誕生,曾經 MIUI、米聊、手機三大支柱慢慢演變成了 MIUI、硬件與小米生態(tài)鏈。曾經的米聊也被資源整合進 MIUI 的生態(tài)中,成為了有形無實的 MIUI 組成,關閉服務器也成了米聊的終點站。

總結

總結米聊輝煌的一生,其實我們還是能得到一些「人生經驗」:能在垂直領域與巨頭拼資源的只有另一個巨頭。這一點從近期社區(qū)團購的例子中也有所體現(xiàn):盡管社區(qū)團購看似選擇眾多,但背后來來去去還是幾個互聯(lián)網巨頭。

如果獨立開發(fā)者希望另辟蹊徑、彎道超車,除了完善用戶體驗外還要及時積累用戶群體——功能可以實現(xiàn),數(shù)據(jù)難以窺竊。為用戶打造獨特的生態(tài)與用戶體驗,才是獨立開發(fā)者面對互聯(lián)網巨頭降維打擊時最好的對策。

當然了,獨立開發(fā)者在立項之前也可以打探一下巨頭們的動向,而且市場調研一定要仔細——要是雷老板當年派人去了騰訊廣研院,米聊的故事可能就要改寫了。

小米

小米

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在3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手機市場進入了前五名,特別是在印度,連續(xù)5個季度保持手機出貨量第一。通過獨特的“生態(tài)鏈模式”,小米投資、帶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創(chuàng)業(yè)者,同時建成了連接超過1.3億臺智能設備的IoT平臺。

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在3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手機市場進入了前五名,特別是在印度,連續(xù)5個季度保持手機出貨量第一。通過獨特的“生態(tài)鏈模式”,小米投資、帶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創(chuàng)業(yè)者,同時建成了連接超過1.3億臺智能設備的IoT平臺。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電子產業(yè)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