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汽車的發(fā)展,車內觸屏的設計也越來越多的被應用于汽車的各個角落,而觸覺反饋也給汽車界面帶來了新的功能,以減少駕駛員誤觸而分心操控車內功能,實現(xiàn)盲操,重塑用戶體驗。
觸覺是一種自然的人類感覺,它可應用于整個汽車的HMI中,以提供一種觸覺的、擬形的設計方法,其應用范圍非常廣。
HaptX的觸覺手套使用了一系列傳感器和130個觸覺致動器,為用戶提供了完整的觸覺體驗,包括來自手和指尖的逼真觸感。而通過VR觸覺反饋方法,設計師能夠感受到數(shù)字車輛的各種組件,例如握方向盤的觸感,以幫助設計師實時優(yōu)化設計功能。
在實車設計上,觸覺反饋技術被應用于門把手、方向盤、中控、踏板、操控桿、座椅、安全帶、空調面板等不同的位置,以幫助駕駛員感知平面上的按鈕。
在智能座艙下,智能方向盤采用了觸摸屏和智能表面的設計,但在操作后,如果方向盤無法及時給出反饋則會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以導致駕駛員分心。所以,在方向盤上增加智能反饋是非常必要的。
當駕駛員使用屏幕按鈕時,主要的信息娛樂觸控面板使用觸覺反饋,以增強用戶體驗,減少眼睛離開道路的時間。當然,在使用觸屏的同時,結合手勢、語音等多模態(tài)交互的形式,對于信息交互是非常有效的。
在智能表面被車輛廣泛應用的前提下,我們在觸摸車門、門飾板、天窗等位置時,通過點擊出現(xiàn)數(shù)字和圖像的變化,并向我們提供適當?shù)挠|覺反饋,以告知用戶操作的可行性。
奧迪的MMI觸摸響應系統(tǒng),在其高端汽車系列中使用帶有觸覺反饋的觸摸屏,以增強用戶體驗。
大陸的觸覺反饋顯示器具有可觸感的 3D 表面,它可以通過使用凸起的元素來找到和選定特定的功能。在 Continental 材料中采用的觸摸顯示屏上,3D 定義的邊框用作滑塊,調整音頻音量和溫度等常用設置。而物理突出物和觸覺反饋的組合,可以幫助駕駛員通過簡單的觸摸來準確找到用戶需要的東西,以實現(xiàn)快速訪問。
博世在16年研發(fā)的在原型油門踏板中增加觸覺反饋以在加速時與駕駛員溝通。另外,博世還與英國布里斯托爾的Ultra Haptics合作,創(chuàng)建了一個原型動作手勢功能,以提供觸覺反饋。當手漂浮在控制臺上方時,駕駛員做手勢,這時,超聲波撞擊用戶的手并提供反饋,使用戶感覺好像實際上是在觸摸物理旋鈕一樣。
阿斯頓馬丁全地形在中央?yún)^(qū)域配備了“黑科技”懸浮式設計的鑰匙和觸摸屏,可以輕松控制多媒體設備。
寶馬的HoloActive 觸覺界面,采用了觸覺手勢控制系統(tǒng)(傳感器“看到”手,通過使用超聲波技術,駕駛員可以“感覺到”控制裝置),駕駛員無需觸摸屏幕,只需在空中移動即可。而寶馬第八代BMW iDrive則配備了帶有手寫功能的觸控旋鈕(Touch Controller)和觸控顯示屏。同時,寶馬i 循環(huán)概念車中由3D打印的“水晶體”中控設計,便能夠通過立體觸控板與用戶進行交流。
寶馬i 循環(huán)概念車
如今,在扶手區(qū)增加觸摸屏和觸摸反饋的設計也是比較常見的了。比如,寶馬VISION AVTR手扶區(qū)用手按壓彈出的觸覺感更是給人以沉浸感。
寶馬VISION AVTR
通用汽車和雪佛蘭推出的安全警報座椅,則可以利用座椅上的觸覺反饋,為駕駛員分擔碰撞和車道偏離風險。
觸覺模式能夠通過不同的反饋傳遞不同的信息,與此同時,在反饋中增加手勢、語音等多模態(tài)的交互形式,以保持持續(xù)性反饋,這對于駕駛安全性和提升駕駛員體驗有著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