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美股研究社
TSLA,還值得入手嗎?
距離特斯拉Robotaxi的揭幕儀式僅有三周左右的時間,華爾街對于這一次特斯拉新車型的推出可謂預期拉滿,其中既有木頭姐這樣的傳統(tǒng)多頭,也有一些空頭因Robotaxi潛力而轉(zhuǎn)向唱多。他們紛紛期望此次新車型能夠推動特斯拉股價大舉反彈,并且非常期待特斯拉的估值走上現(xiàn)新一個臺階。
9月20日,特斯拉收漲7.36%,股價創(chuàng)近兩個月新高,總市值達到7792.37億美元。據(jù)悉,特斯拉將于10月10日舉辦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揭幕活動。馬斯克形容:“這將是自幾年前推出Model 3以來,特斯拉最重要的時刻。”
即將發(fā)布的Robotaxi再次點燃了市場情緒
特斯拉距離備受矚目的機器人出租車活動,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摩根士丹利近日重申對于特斯拉的“增持”評級,以及高達310美元的12個月內(nèi)目標價,位列華爾街最高目標價。大摩看好特斯拉的邏輯在于Robotaxi創(chuàng)收潛力,以及FSD可能帶來的龐大訂閱收入。
但同時,摩根士丹利警告稱,特斯拉(TSLA)10月10日的機器人出租車活動可能無法達到投資者的高期望。分析師Adam Jonas表示,除了展示FSD v12.5和提供第一代Cybercab乘車服務外,該公司不確定還會有什么。
喬納斯表示,可以解決的問題包括投資者是否會看到特斯拉(TSLA)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與人類駕駛安全性進行比較的數(shù)據(jù),以及推動FSD/網(wǎng)絡駕駛室自動駕駛進一步改進的具體關鍵技術有哪些?
至于登月計劃,喬納斯此前建議特斯拉(TSLA)可以推出電動飛機概念、電動船愿景,或者在特斯拉餐廳展示擎天柱機器人翻轉(zhuǎn)漢堡。其他華爾街分析師也預測一些長期的自主概念將受到嘲笑。
喬納斯表示,特斯拉(TSLA)試圖實現(xiàn)其自主愿景的最大變數(shù)之一是人工智能執(zhí)行?!疤厮估磥淼墓乐岛艽蟪潭壬先Q于其開發(fā)、制造和商業(yè)化自動駕駛技術的能力,從交通到人形機器人,”他提醒道。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特斯拉(TSLA)的目標與NVIDIA(NVDA)首席執(zhí)行官黃仁勛(Jensen Huang)所說的機器人未來是一致的。黃在今年早些時候表示,有一天,所有移動的東西都將實現(xiàn)自動化,包括工廠。一個消極的考慮因素是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成本、訓練/模擬成本以及與馬斯克的xAI的潛在沖突之間的平衡行為。Alphabet的激進跳躍(GOOG)Waymo和優(yōu)步科技(UBER)的定位也是機器人出租車競賽中的新因素。
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TSLA如何挽回下滑的銷量?
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和亞洲最大經(jīng)濟體是中國,該公司在中國擁有一家名為上海超級工廠的制造工廠。但是,該公司在中國面臨著一些問題,例如2022年的生產(chǎn)滯后,以及2024年1月因轉(zhuǎn)向軟件問題而召回160萬輛汽車。
然而,特斯拉面臨的最大問題并不是產(chǎn)量,而是市場表現(xiàn)。根據(jù)2024年1月至8月的數(shù)據(jù),與去年同期相比,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已趨于穩(wěn)定(下降0.57%)。受此影響,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下滑。大部分虧損已被中國本土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占據(jù)。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特斯拉和比亞迪之間的成本差異,因為后者的汽車銷售價格僅為特斯拉汽車銷售價格的一小部分(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根據(jù)特斯拉2023年年報,中國銷量占特斯拉銷量的22%,因此失去市場份額可能對特斯拉的增長造成巨大打擊。
此外,特斯拉現(xiàn)在還面臨來自小米的競爭,小米推出了與特斯拉價格范圍相同(30,000-40,000美元)的電動汽車。小米首席執(zhí)行官雷軍還聲稱,它90%的規(guī)格上擊敗了同級競爭對手特斯拉Model 3。上市36小時內(nèi),小米汽車就獲得了12萬份訂單,這個數(shù)字幾乎相當于特斯拉在中國國內(nèi)月銷量的兩倍。
并且,在購買電動汽車時,人們關注的主要問題是購買電動汽車的前期投資較高,以及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引發(fā)的里程焦慮。
新冠疫情大流行后,電動汽車作為一種氣候友好型解決方案越來越受歡迎,許多政府在供需雙方都推出了激勵計劃。然而,這些政策現(xiàn)在開始取消,因此,全球范圍內(nèi)向電動汽車的轉(zhuǎn)變似乎已趨于穩(wěn)定,如下圖所示,特別是在歐洲(藍色)和美國(綠色)。
安永全球有限公司的研究重點介紹了歐洲和美國的電動汽車趨勢,以及解釋這些趨勢的原因。安永表示,對于美國來說,過去兩年較高的利率、缺乏充電基礎設施以及對不確定的經(jīng)濟狀況的持續(xù)擔憂,不僅引發(fā)了對汽車續(xù)航里程的擔憂和焦慮,也抑制了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還有經(jīng)濟條件。對于歐洲,安永也給出了類似的理由——高價格、充電基礎設施不足以及經(jīng)濟不確定性等不利因素。
短期內(nèi),想要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將轉(zhuǎn)向混合動力汽車,而不是特斯拉生產(chǎn)的電池電動汽車。
美國是特斯拉2023年最大的市場,占該公司銷售額的近47%。2024年六個月(2024年上半年)的銷售數(shù)據(jù)顯示,該公司在美國的收入僅增長了2%。這可能表明,短期內(nèi)該公司的銷售額已趨于穩(wěn)定。
在歐盟,八月份的月度汽車銷量創(chuàng)下三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主要歸因于歐洲最大經(jīng)濟體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兩位數(shù)下滑。純電動汽車銷量下降43.9%,連續(xù)第四個月下降。歐盟最大經(jīng)濟體德國和法國分別下降68.8%和33.1%。特斯拉8月份月銷量下降43.2%。
目前還不清楚特斯拉的銷量到底有多少比例來自歐洲,因為財務報表中沒有單獨提及任何歐洲國家或歐盟,這意味著該比例肯定低于10%。然而,跨地區(qū)的停滯反映在其汽車銷售部門收入(2024年上半年為349.9億美元,2023年上半年為393億美元)和總收入上,過去12個月也停滯在95-96億美元左右。
Robotaxi已經(jīng)被提前計價的TSLA,還值得入手嗎?
我們都知道機器人出租車是什么;最大的問題是,它將使用什么商業(yè)模式?總目標市場(TAM)是多少?它會受到人類監(jiān)督嗎?有可能嗎?我認為問題應該是“何時”而不是“如果”,因為一旦FSD達到4級(如Waymo),Robotaxi就可能在經(jīng)濟上實現(xiàn)大規(guī)模應用。您可能在想,Waymo已經(jīng)存在了——不過,沒那么快。Waymo汽車價格昂貴,而且在地理圍欄內(nèi)運行。我最近乘坐了Waymo(舊金山),它比Uber貴得多,但該公司卻在虧損。
很難預測Robotaxi的TAM,因為潛在市場是長期存在的且呈指數(shù)級增長。據(jù)多個消息來源稱,一旦消費者的成本(即每英里價格)降至1美元,Robotaxi TAM將變得巨大。Uber認為,僅在美國,TAM就可能高達1萬億美元(見下圖)。Ark Invest認為,每英里1美元也可以使西方市場達到1萬億美元,但認為每英里0.25美元可以達到5萬億美元。
從商業(yè)模式的角度來看,特斯拉可以利用多種商業(yè)模式:
- 特斯拉專用汽車
- 僅限客戶使用的汽車
- 車隊/平臺(優(yōu)步)
- 合資企業(yè)(JV)
理論上,最好的方法是“外包”給車隊運營商或合資企業(yè),因為華爾街銀行家喜歡組建SPV(特殊目的車輛),然后營銷證券化債務工具。自2016年為特斯拉汽車嵌入FSD硬件以來,馬斯克表示,他希望特斯拉客戶分享他們的汽車并獲得額外收入,特斯拉只會供應汽車來填補空缺的服務區(qū)域。然而,必然就是命運,這意味著特斯拉的FSD不是ADAS 4,也沒有得到國家層面的批準。目前,特斯拉別無選擇,只能提供本地化的人工監(jiān)督乘車共享服務。
下面的預測可以被認為是有點看漲的情況。出于說明目的,2025財年只有一輛Robotaxi。我選擇了以下特斯拉自有的運營模式;然而,一旦FSD實現(xiàn)完全自主,該公司可能會使用混合的商業(yè)模式。
a)Robotaxi產(chǎn)量可能會在2027年增加,具體取決于ADAS的自動駕駛水平和國家批準。
b)行程次數(shù):我選擇每天19次行程,相當于每輛車每年行駛49,000英里以下。ARK Invest估計這個數(shù)字的兩倍多。行程次數(shù)受到幾個因素的限制:里程/行程、速度、乘客等待時間、裝載時間、訂單等待時間、開車前往客戶、充電、維修和清潔汽車。
c)平均行程長度:我選擇7英里作為城市和郊區(qū)票價的混合。隨著時間的推移,Robotaxi進入人口密度較低的城市和郊區(qū),行程長度可能會增加。
d)最低費用:通常僅在預訂乘車時收取“固定費用”,無論行駛距離多遠。
e)每英里收費:由于啟動成本和需要昂貴的人工監(jiān)督司機,我的收費為3.5美元/分鐘,比其他人要高。它還按每分鐘收費來補償司機陷入交通堵塞和顧客等待時間。我的預測中不包括峰時定價。
f)充電/英里下降百分比:我預計當不再需要人類監(jiān)督駕駛時,價格會迅速下降。我還預計每輛車的生產(chǎn)價格將下降50%,這將影響定價。
g)廣告收入:我預計廣告、娛樂和策劃的觀光旅行等幾項輔助收入將占收入的一小部分。
特斯拉Robotaxi收入和自由現(xiàn)金流
我預計到2029財年收入將快速增長至1,760億美元,到2038財年(預測第15年)將增長至9,230億美元。相比之下,ARK Invest在西方市場的投資額為2.1萬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0%)。
因此,對于尋求以合理價格增長的投資者來說,這可能是進入更廣泛的牛市和不斷增長的股價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