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蘇鵬
當現有的產品體系被國產車企用價格、能耗以及智能化打穿,合資車企們不可避免得在中國市場陷入大衰退。
51.6%、45.2%、38.3%,在插電混動市場極速狂飆的2021年-2023年,一場由比亞迪發(fā)起的“插混戰(zhàn)役”擊潰了合資車企的燃油車防線,市場份額逐年走低的合資車企們,先后失守50%,40%的市場份額。這還不是終點。
5月28日,比亞迪發(fā)布了第五代DM插電混動技術,首搭車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也同步迎來上市。不到10萬的起售價,2.9L的百公里綜合油耗,2100KM的最長綜合續(xù)航,比亞迪再次將刀尖對準合資車企,試圖將其所占市場份額從40%擠壓到10%。被擠壓的合資車企只能被動做戰(zhàn)略收縮。
36氪AUTO得知,2023年合資車企們的產能利用率已經不足5成,包括豐田、日產等車企都在主動做產能的削減,“削減幅度在20%-40%不等?!贝髲B將傾,搖搖欲墜,有合資車企內部人士告訴36氪AUTO,因難以拿出有效的反擊措施,市場信心與市場份額一同流失?!艾F在減產幅度很大,目前一些車企首要任務是收縮產能業(yè)務,同時維護經銷商的穩(wěn)定?!钡腺Y車企還沒有放棄自救。豐田目前在狂補智能化功課,并將搭載華為智駕,未來新車型將采用“豐田+華為+Momenta”三方聯合方案。
大眾、日產正重新開發(fā)PHEV項目,并且將研發(fā)權交到中方手里,試圖快速超車。36氪AUTO得知,不論是豐田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智駕產品,還是大眾、日產開發(fā)的PHEV項目,產品的上市時間節(jié)點都在2025年。這也意味著,合資車企有望在2025年發(fā)起反擊戰(zhàn),但在這之前,合資車企還需要在中國市場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1.衰退與收縮
將合資車企逼到墻角的始作俑者是比亞迪。2021年,比亞迪用DM-i技術向合資車企下了戰(zhàn)書,按照比亞迪的市場預想,DM-i技術對標的是合資燃油車,“用比合資燃油車更低的價格和油耗對其造成降維打擊?!?/p>
隨后,長城、吉利等中國車企也都用相似的技術對合資車企圍追堵截。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未來3—5年,合資車企份額將從40%降到10%。“其中30%是中國品牌未來增長的空間。”
存量市場技術路線的競爭,對應著合資燃油車的衰退。燃油車支撐了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但在DM-i技術推出后的三年,比亞迪和國產品牌們不斷擠壓合資車企的市場份額。從2021年—2023年,合資車企(不含特斯拉)份額分別為51.6%、45.2%、38.3%。
以比亞迪為首的國產品牌們,用插電混動技術做到了“價格”與“質量”的崛起:從最初10萬左右的價格帶擴充到8萬-30萬的價格區(qū)間,進而擠壓大眾、豐田、本田等車企的全產品序列;同時,一眾國產PHEV車型由于其節(jié)能的特性,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導致傳統(tǒng)燃油車的市場需求下降。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認為,這幾年合資車企之所以落后,主要是新能源汽車沒有搞上去。合資車企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普遍較低。最近幾年,國內汽車市場增量主要是新能源汽車,燃油乘用車的市場規(guī)模在下降。合資車企主要以傳統(tǒng)燃油車為主,這個市場是在不斷萎縮。國產PHEV車型們的攻勢對合資燃油車造成了摧枯拉朽的影響。
本田在去年試圖將全部的銷售利潤打價格戰(zhàn),用售后利潤養(yǎng)家;豐田、日產也將旗下A級車和B級車的價格拉至10萬和20萬以下?!暗招跷?,因為價格戰(zhàn)降低的是購車成本,但用車成本卻還是比國產PHEV車型高?!庇泻腺Y車企人士說。
2023年,東風日產旗下暢銷車軒逸全年銷量下滑10.5%,跌至37.6萬輛,被同價位的比亞迪秦Plus以48.2萬輛超過。豐田卡羅拉4月銷量4320輛,較2018年以來的銷量峰值下滑90.8%,凱美瑞下滑66.9%;本田雅閣、思域、CR-V銷量均較峰值下滑50%以上,飛度下滑超90%。昔日的暢銷燃油車被擠壓得日趨小眾。
36氪AUTO從經銷商端得知,受秦PLUS DMi等車型擠壓嚴重,軒逸經典、飛度等合資燃油車庫存高企,“站在銷售角度,已經很難有話術去說服用戶,在飛度和秦PLUS DMi之間去選擇后者?!?/p>
另據供應鏈處人士透露,部分合資車企直接取消了一些冷門車型下半年零部件的供應。從供應鏈傳遞出的信號是,“戰(zhàn)略性放棄一些難以盈利的冷門車型,提前止損?!碑攪a品牌們的HEV車型替代了合資車企們的燃油車,必然會導致合資車企們產能利用率的流失。
相關數據顯示,包含大眾、豐田、本田在內的16家合資車企設計產能達1830.8萬輛,但在2023年上半年合計產量為383萬輛,上半年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為41.9%。供需失衡讓合資車企產能利用率下滑。汽車制造業(yè)常以年為單位制訂生產計劃,每月滾動更新排產計劃,36氪AUTO了解到,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豐田、本田、日產都主動在國內進行減產計劃,產能削減幅度在20%—40%不等。合資車企們試圖用延長假期的方式收縮產能,包括通用、日產、豐田在內的合資車企都延長了高溫假,假期在1—3個月不等。
“今年清明節(jié)放了15天假,勞動節(jié)正常休息,端午節(jié)后緊接著休高溫假。”一家南方合資車企內部人士告訴36氪AUTO。收縮的另一個表象是裁員。今年5月,廣汽本田通過逐級通知的形式啟動了大規(guī)模裁員,規(guī)模達上千人。“為了保證公司的可持續(xù)經營、加速戰(zhàn)略轉型,廣汽本田將進一步提升人員效能。措施包括生產領域部分員工第一次勞動合同到期不續(xù)約、自愿協(xié)商解除勞動合同等?!睆V汽本田回應道。在這之前,包括上汽大眾、長安福特等車企也進行裁員做戰(zhàn)略收縮。
2.中國市場的第二曲線
中國市場的承壓,讓合資車企試圖向海外要增量。今年1—4月汽車出口量排名前二十的品牌榜單中,悅達起亞擠進了前十,東風本田、廣汽本田、長安林肯也都擠進了前二十。
去年悅達起亞重新調整了規(guī)劃,將外銷業(yè)務提升到與內銷同一重要的戰(zhàn)略水平?!叭ツ晗掳肽?,悅達起亞增加了K5、EV5等車型的出口,出口國家也從50個增加到了80個,新增了澳大利亞等國家。”起亞內部人士說。悅達起亞2023年銷售汽車約16.6萬輛,其中出口銷量是8.6萬輛,同比增長125%,占全年總銷量的52%。
起亞的江蘇鹽城工廠被建設成起亞全球出口基地,按照計劃,起亞2026年出口規(guī)模將提升至20萬輛以上。福特也打算將中國當作產能中心,利用后者供應鏈的完整性和成本競爭力,為福特全球戰(zhàn)略服務。
去年4月18日,福特決定在長安福特杭州的工廠生產改版林肯航海家,并將其出口到美國。這也意味著,福特正在將長安與江鈴兩家合資企業(yè)的產能納入全球網絡當中。制造一款全球車,中國工廠要比一家海外工廠都節(jié)省成本。以大眾ID.3為例,ID.3中國市場的起售價是16.29萬元,僅為德國價格的一半。
大眾汽車發(fā)言人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同一產品價格差異巨大的原因在于,中國市場具有生產成本優(yōu)勢,能源成本較低;其次,該車型所有供應商均來自中國,較短的運輸路線和較低的生產成本,使得銷售價格更加低廉。
資料顯示,在德國銷售的大眾ID.3先后在德國茨維考工廠和德累斯頓工廠批量生產。而在中國銷售的大眾ID.3則是在上汽大眾位于安亭的MEB工廠進行本地化生產。并且在人工成本上,國內工人基礎工資在5000元人民幣左右,而德國大眾工廠的工人月薪在稅前4000歐元以上,是中國工人的6倍。地區(qū)售價的差異最終轉化成了合資車企出口拿到了利潤。“不算匯率和關稅波動,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大概在50億左右?!?/p>
有在合資車企負責出口業(yè)務的內部人士告訴36氪AUTO,該車企制定了全年出口利潤沖擊100億的目標,是國內銷售利潤的三分之一。合資車企的中國工廠一邊減輕了制造成本,同時還兼顧了生產質量。
神龍汽車曾表示:“神龍公司制造質量處于Stellantis集團的頭部水平,其中武漢工廠的制造質量水平在Stellantis集團52家工廠中排名第一,成都工廠排名第五?!敝袊履茉窗l(fā)展迅速,占據世界65%的市場份額。雖然合資車企在中國競爭表現偏弱,但放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仍然有明顯優(yōu)勢。
一條新的增長曲線擺在合資車企面前,海外市場的想象力感性且動人。但一個不好的消息是,比亞迪、奇瑞、長城等國產車企也正將中國市場的號召力平移到全球市場,比亞迪先后登陸日本和歐洲市場,奇瑞去年是出口冠軍,長城在東南亞市場持續(xù)擴大著市場份額。
可以預見的是,合資車企與中國車企的鏖戰(zhàn)仍會持續(xù),且戰(zhàn)場會從中國,擴大到更大半徑的全球市場中。
3.收縮、掙扎,然后反擊
合資車企受限于海外市場需求,新能源戰(zhàn)略反復搖擺,不如中國車企具備持續(xù)性戰(zhàn)略規(guī)劃。
豐田汽車掌門人豐田章男不止一次炮轟電動汽車,大眾集團內部也因保守派和激進派的相互拉扯,錯失新能源爆發(fā)前夜的培育期。
2021年—2023年,合資車企們處于產品技術斷層的尷尬期,國產品牌們用PHEV攻勢輕易沖破合資車企的燃油車防線。戰(zhàn)略收縮后的合資車企雖然陷入被動,但他們仍有反擊的力氣?!昂腺Y車企的技術積累、人才積累,全球化經驗包括全球化盈利,遠遠大于本土車企。你先燒死了,我后面再等著進來搶市場也可以?!逼饋喼袊紫\營官楊洪海在去年表明了態(tài)度。
起亞是全球銷量排名第三的品牌,2023年總營收為5369.778億元,是長城、長安、吉利三大自主車企營收之和。作為全球銷量冠軍的豐田,雖然電動化產品在中國市場落得邊緣化地步,但其2024財年凈利潤約合2300億人民幣,是比亞迪的7倍。
全球業(yè)績足以支撐合資車企應對價格戰(zhàn)。去年下半年,大眾ID.3將起售價壓低到12.59萬元,降價策略將ID.3的銷量直接拔高到破萬水平;第九代凱美瑞電混雙擎在4月將價格壓低到15萬后,銷量從3月的6842輛,在4月直接上升到9323輛。一連串逆襲故事也向行業(yè)證明,合資車降價、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打包策略仍能刺激消費市場。
背靠全球銷量基礎的合資品牌們,短期用“以價換量”的策略與中國車企貼身肉搏。但同時,這些合資車企都在做技術、營銷的調整。包括大眾、日產等車企都重新押寶插電混動技術路線。去年7月,上汽大眾爭取到自研PHEV項目——該項目不必再經過大眾汽車集團狼堡的審批,轉而與上汽集團合作;日產也正進行全新PHEV車型的開發(fā),并且將研發(fā)大權交到東風日產技術中心手上;上汽通用正與泛亞汽車技術中心自研的全新一代PHEV智電插混技術,該技術將率先搭載到別克GL8上。
“PHEV項目的開發(fā),上汽大眾將承擔75%的產品開發(fā)量?!鄙掀蟊娍偨浝碣Z健旭說。燃油車時代,合資車企產品研發(fā)權被外資方掌控,中方只做零部件的本土化適配。但外方繁瑣的匯報流程會拉長新技術的研發(fā)周期,“同一技術的研發(fā)周期,客觀條件下中方會比外方快2-3年?!庇兄槿耸空f。
放權表露出合資車企加速追趕的野心。在技術路線上,合資車企也放棄了曾經慣用的P2并聯結構,改用串聯DHT+大電池的技術路線。后者是符合中國市場的主流技術路線,相比于P2并聯結構,串聯DHT+大電池具備長續(xù)航、低油耗和強智能化的特征?!霸浐腺Y車企不愿意放棄內燃機和變速箱優(yōu)勢采用P2并聯結構,但P2技術打造的產品很難具備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特征,最終這套技術被合資車企雪藏?!鄙鲜鲋槿耸扛嬖V36氪AUTO。
據悉,上汽大眾研發(fā)的新一代插混車型除了具備綜合續(xù)航里程長、油耗低的優(yōu)勢外,還將引入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技術??裱a技術功課的合資車企們,仿佛又看到了能與自主品牌貼身肉搏的機會。豐田中國執(zhí)行副總經理認為,在全國3.3億的汽車保有量中,合資占3億多。
對于如此大規(guī)模的基盤用戶,合資車企都在琢磨如何加大新能源汽車消費的轉化率。上汽通用也曾表示,其新能源客戶40%來自基盤用戶?!艾F在買合資品牌的人中,有62.2%的人還想買合資的電動車?!眹倚畔⒅行母敝魅涡扉L明表示。